运用CLIL教学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卓盛
【摘要】“内容-语言融合学习”教学法(CLIL)是现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法。它旨在培养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CLIL在引导学生把英语当作工具来学习科学或社会学科、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提升他们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输入并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本人在教学中选择了一些适合用CLIL教学理论来进行备课的单元,用CLIL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旨在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关键词】 CLIL , 4Cs , 复合型人才 , 高效课堂
一、关于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缩略为CLIL,它是一种把学科知识内容与外语融合学习的一种教学理论。CLIL是基于Hymes 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它是随着对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目的的进一步认识而形成的。基于CLIL理念的教学从纯语言教学逐渐转向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通过掌握符合水平的学科技能和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外语被作为教学语言用于非语言学科教学。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教学法名称的第一个字是CONTENT,这是因为学科内容教学引领外语学习。
二、高中英语学情分析
通过对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分析,我们发现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部分单元教内容可以归纳到自然、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等学科范畴,如必修1 unit 4的Earthquakes, 必修2 unit 1的 Cultural Relics,必修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选修6 unit 5的 Power of Nature等可以归类到《地理》学科;必修2 Unit 5 Music,选修6 Unit 1 Art等可归类为《艺术》学科。这些单元内容都适合运用CLIL教学法进行教学,为以后大学双语教学做好过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
三、高中英语CLIL课堂模式探究
正如在Enrigh and McCloskey’s Integrating English’(1998)所陈述一样,一节“内容-语言融合学习”的单元教学计划制定因教师的特定需要、教学材料及思维方式而异。根据当前高中生的学科认知水平及外语学习习惯,Coyle的4Cs框架理论最适合我们高中教师参考。4Cs是“ (content), (cognition) ,(communication),(culture)”的缩写。CLIL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科内容(content),认知过程(cognition), 语言交流(communication),和跨文化意识(culture)为框架来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的。
CLIL在引导学生把英语当作工具来学习科学或社会学科、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提升他们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输入并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CLIL课型里,学科知识内容是通过一门外语来传授,它与其它任何领域的教育一样,科学内容的CLIL课程设计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一个完整的CLIL课型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从内容着手,明确目标。
在这一阶段,我们要认真分析课标要求,制定学科教学内容计划,用4Cs框架确定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并且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在探讨学科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语言;有哪些专业术语和概念需要解释。
2、内容与交际关联,明确学习活动形式。
根据材料决定学生将以何种形式进行协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在这里发挥作用,同时考虑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学习形式,例如表演、展示、讨论、辩论等形式)。
2、 内容英语,共同提升
实施“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学科内容,但也不能忽视这一教学方式的另一个目的——语言学习。因此,我们还要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进行协作学习时所需的语言能力;(例如提出不同意见,表示反对等等功能性的表达法);学生所提的问题对于科目内容和语言学习目标来说有没有直接关联。
4、在CLIL教学活动中,注重跨文化意识培养
CLIL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加深了学科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我们在选择科目主题的时候要考虑其文化寓意是什么,如何体现CLIL的“附加值”(即除科目内容与语言学习之外的认知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5、按制定的计划实施教学,并对教学及学习过程进行评估,为将来优化CLIL课例做好准备。
为构建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本人在高二阶段精选了几个单元用CLIL教学法进行尝试,现附上一份以4Cs框架制定的CLIL备课计划,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6 Unit 1 Art 。
选修6 Unit 1 Art |
Module Title |
Art |
Language |
English |
Area/Topic |
Art |
Length OF Lesson |
45 Minutes |
Overall aim/aims of the lesson |
1. to present the whole content of the unit;
2.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s of “Renaissance”and “Perspective”;
3. to build confidence of using English;
4. to introduce 4 different types of western paintings and their features |
Teaching objectives (What I plan to teach) |
Content |
Cognition |
1. introduction of the topic
2. What “Renaissance” is
3. What “Perspective” is
4. Features of the 4 styles
5. Comparison of the 4 styles
6.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
1. To provide students opportunitie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Perspective by drawing pictures
2. To enabl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use of color,shape,line,space in painting;
3.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scribe a painting by using relative vacab. |
Culture (intercultural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
1. To identify the theme of the paintings in the Middle Ages;
2.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intings in The Renaissance and Impressionism;
3. To enhance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Western paintings and Chinese paintings.
|
Communication |
Language OF learning |
Language FOR learning |
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 |
Key vocabulary & phrases:
bstract;sculpture, gallery, technique,
appeal to… |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Classifying and analysing: eg. shapes,themes,colors
|
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 skills at a higher lever |
LEARNING OUTCOMES(for content and language) |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Classify different styles of Western painting;
2. Develop basic observational skills;
3. Demonstr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ressionism;
4. Appreciate the famous paintings. |
|
|
|
|
|
四、实施CLIL教学法的感悟与反思。
在实施CLIL教学法的过程中,原本是语言教师的我们要转换为使用外语进行学科内容教学的学科老师,当涉及到比较难的专业术语时,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预先学习。在实际过程当中经常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知识而提供语言知识讲解,消耗了大量本应该用于学科知识传递的时间,从而把一节学科内容课变成了语言课。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当我们是学科内容教师的时候,在CLIL班里是引导、帮助学生用外语进行学科内容知识学习。学科内容教师在CLIL班里进行外语语法知识讲解是不容许的。由此可见,实施CLIL教学法对语言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听说应用方面,有其局限性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在德国部分小学实施CLIL教学的实验班中,他们还要专门设立相关外语课来协助提高外语水平。
尽管CLIL教学法有难操作、对授课老师要求高等缺点,但随着全球化和我国对外联系的加强,我国急需一批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的外语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新要求、新需要 ,将CLIL教学理念用于中学高年级阶段进行英语教学,对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加外语这种复合型人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References
2.Coyle. D. Hood, P.& Marsh. D.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ambridge:CUP, 2010,1
3.Enright, D.S.,& McCloskey, M.L. (1988). Integrating English.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4.Teaching History through English http://www.cambridgeenglish.org/images/168750-teaching-history-through-english-a-clil-approach.pdf
|
|